图片来源

太长不看版:

想邀请小伙伴一起写作,记录正经历的这一切。

若想了解为什么要写作和记录,请仔细阅读~

如果想直接加入,请跳至文章末尾!

大家好,我是猴子。

现在是2022年5月,我在被铁皮围住的校园里写下这些文字。

从2019年末到2022的今天,已是这场疫情撼动这个时代你我的第三个年份,从一个似乎遥远的不明原因肺炎的新闻,变成了渗透到每一个人具体的生活之中的真实,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或许可以说,疫情改写了我们最为普通、从来没有怀疑过担忧过的日常生活——对于出行的畅享,对于明天的期待,对于未来的规划,乃至于日常的饮食——看待生活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悄然改变,随之而来的或许还有人们的价值观的改变。

在这场灾难中,没有人能够真正逃避陷入另一种相对静止的、封闭的生活之中的命运——口罩附着在所有人的面庞之上,校园的大门不再开放,核酸检测快要替代一些事情成为最平凡的日常……


由于不同时间段上历史逻辑与共同成长经历的不同,每一代人都是独特的。特别是急剧变迁的时期,每个人都从他所处的历史世界history world——由他们的出生日期决定的——中获取与众不同的世界观和处世哲学,这种观点是对处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相互依赖的生命个体的反应。 ——《大萧条的孩子们》译林出版社2002版 第22页

前些天阅读了一本书——《大萧条的孩子们》。

我们,又何尝不是处在一种大萧条之中呢?

我们是疫情时期的孩子,也许也会有一本《新冠时期的爱情》。又或者说,不管是《大萧条的孩子们》,还是《鼠疫》,还是《霍乱时期的爱情》……到最后,所有的书本变成了真正的生活;到最后,我们活过的每一刻就是行进之中的历史。

疫情的长期持续和最近周遭生活的变化让人突然觉得,这正在改变的一切,和在这改变的漩涡中心的我们,都是那么地值得被记录。

是的,变化是那么的迅猛,走过的每一刻都正在变为历史,现在的每一秒就是最好的记录历史的时刻。

把时间维度说得长一点,变化或许是2019年旅行规划中的尼泊尔,2020年和2021年规划中的川西、南太行和湘西,2022年春天畅想的圆明园、奥森和香山,以及2022年5月的去食堂还是去操场。

把时间维度说得短一点,变化或许是5月14日外卖骑手不能入校后铁栅栏顶部挂得整整齐齐的外卖,5月15日铁栅栏外开始安装铁皮,一对情侣在还没有铁皮的地方隔着栅栏拍拍头,5月16日绕着管控边界跑了一圈,在东南角找到一处仍然可以看见校外街道的没被铁皮覆盖的地方,它前方有即将被装上去的铁皮,5月17日,所有的铁皮终于都到了它们要工作的位置。

而在这物理世界变化之下的“我”呢?那些旅行计划是如何消失的?那种第二天就要出门去旅行的期待是如何被遗忘的?还有那太久不见面不联系的朋友的疏远,曾经许下的愿望的落空,不正常的开学和不正常的毕业……

这些变化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之中发生,为何只有猛然回忆的时候我才会真正发现?这样的经历又会如何塑造我?

接下来的日子,这一切还会如何变化?

当我们每一个人都必然经历的开学、上课、科研、考试、毕业、步入工作,与这样的一系列转变相遇,这些生命轨迹又会呈现出何种不一样的意义?今天的我们或许对之遗憾或欣喜,一年后、五年后、十年后的回望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审视?

20世纪末21世纪初出生的我们,在大学之初或之末与疫情时代相遇的我们,又会拥有什么样的独特性呢?

我好奇这些问题的答案,却无法回答其中的任何一个。我想,我能做的是从现在开始去写作,去记录,保存下关于我和关于时代的珍贵的资料。

如果你也好奇这些问题的答案,如果你也愿意去记录——

那么我想邀请你一起加入这个写作计划。


1.关于写作计划

写什么?

  • 我会期待这个写作是非虚构的——它是关于你真正观察到的、体验到的生活的。虽然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感悟也会体现在我们的思想世界中,体现在我们所幻想的故事之中。但是在这一次记录式的写作中,或许我们可以让文字直接地记录下真实本身。
  • 在上述基础之上,每一个参与者可以自由决定其写作内容——可以是最近发生的一件或者几件事情,可以是目睹的变化与伴随的心境,可以是与朋友谈论的话题……
  • 或许有的朋友会觉得没有主题的写作漫无边际,不知从何下手。在上述的任意记录之外,我也将每个月为大家提供3-5个关键词提供参考——譬如,我为五月写下的关键词有:疫情,毕业,夏天。

什么时候写?

  • 我有一个很美好的幻想,我希望这是一个可以持续十年之久的写作计划——这很难,但是十年的时间跨度也将足够让这些曾经的记录展现出朴素而又震撼人心的力量。当然,不用为之感到担心或者有压力,作为参与者完全可以选择在任何一个时间点退出,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后的另一个时间点再次加入。
  • 而写作的频率也是自由的,它或许是你每天日记的一部分,或许是每周的一些记录,也有可能是每个月的整体回顾。不过我希望各位参与者能够最少进行“每月一次”的写作,过长的时间跨度或者会漏掉太多的瞬间。每个月最后一周,我将会通过各位留下的联系方式提醒各位参与者。

如何写?

  • 若是内容性的“如何写”,那么问题的答案是自由的。当然内容首先是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hhh,在这个基础上,文字风格、文体都可以由你自行决定。
  • 若是技术性的“如何写”,我会采用仅你我可见的共享文档作为文字的载体,每一年的写作内容将会存储于同一个文档之中。我会为你写下的内容做好存储和备份。你如果有更好的建议,也欢迎给我分享呀。
  • 未来,或许共享文档平台会消失,或许我可能为了写作计划开发了专门的平台,又或许我们要回到纸质书信的时代……等到变化来临之时,我们再做商讨。

写作之外……

  • 如果你愿意参与,我也希望每年能够与参与者进行一次访谈,或者讨论。
  • 除此之外,在你同意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想象许多的可能性,比如与朋友们的文字交换、茶话会等。

谁可以看到我写的内容?

  • 我认为“隐私”是写作计划最重要的元素。
  • 你可以选择匿名或者不匿名地参与写作计划,如果选择匿名,你需要为自己起一个笔名。但是如果参与写作计划,就意味着你的写作内容将至少对我而言是开放的。
  • 如果担心微信暴露个人信息,你也可以选择QQ、邮箱等方式作为我们之间的联系方式,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匿名性。
  • 写作内容的权限分为三种:你我可见,特定范围内可见,愿意分享给其他参与者(分享前需确认)
    • 你我可见:写作内容只有作为作者的你,和作为写作计划发起人的我可见。
    • 特定范围内可见:或许你愿意与一些小伙伴一起加入写作计划,并且互相分享。你可以将你的朋友们的名字/笔名告诉我,或者写下你们的小组名。你们将在同一个文档中进行各自的写作。
    • 愿意分享给其他参与者(分享前需确认):每个月我将会对于选择了此项权限的参与者的写作内容进行整理和进一步的匿名化处理,并与作者确认。在合并了所有愿意分享者的文字后,这份月度故事合集将会对于所有参与者开放阅读权限。
  • 权限的选择并非永久的,你可以在任何时候与我沟通,进行权限的调整。

2.如何加入

谁可以加入?

  • 参照“生命历程理论(life course)”的基本思想,我期待参与者们出生于相近的时间——“个体的生命历程嵌入了历史的时间和他们在生命岁月中所经历的事件之中,同时也被这些时间和事件塑造着”——相近出生时间的群体,确切点说,考虑了大学入学和毕业的时间点,我将之界定为出生于1996-2002年之间,正在读大学或完成了大学学业的群体,这个群体中多数恰好是在疫情期间经历了久久等不来的开学、封闭的大学校园、虚无缥缈的毕业典礼、缺失的毕业旅行,也逐渐步入充满未知的职场……相近的年龄意味着相似的人生经历,相似的出生年份意味着我们又在相似的人生经历下经历着同样的名为疫情的变化,也即将经历更多未来的未知的变化。
  • 但是与上面的许多限制类似,此处的限制依然不是严格的——写作计划也欢迎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任何一个乐于分享的人。

怎么加入?

可以中途退出吗?

  • 当然,你可以在任何时候选择退出。退出之后也可以在任何时候选择再次加入。
  • 不过如果可以,在选择退出的时候,请告诉我原因哦!

我需要投入什么?

  • 写作是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的过程,除此之外我觉得参与者不需要其他的必须投入。

我可以收获什么?

  • 写作虽然耗时耗力,却是对于自身生命历程的重要回望和反思,写作过程本身就会给你带来许多有趣的感悟和洞见。
  • 会有人提醒你进行写作和记录,如果你本身就想去记录一些东西,这会是一个好机会。
  • 作为有权限阅读参与者写作文本的我,我的写作内容将会对参与者公开;此外参与者也可阅读到其他愿意公开的写作内容,阅读和碰撞或许也是一种别样的收获。
  • 如果写作计划真的可以持续十年,如果十年后我仍然健康活着,我会为每个参与者整理其写作内容,制作你们最独特的人生档案,印成一本属于你的人生书。

我写下的内容将会被用来做什么?

  • 自己留存和回顾
  • 在你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分享和讨论
  • 我会基于大家的写作文本进行一些总结性或者研究性的写作,但是在使用到任何材料之前,会先征得你的同意

3.写在最后

想要寻找一些伙伴一起写作、记录,这个想法,从放下《大萧条的孩子们》这本书那一刻就有了。

我苦思冥想半天,如何寻找这样的朋友,如何组织,写什么内容呢?确定的主题似乎会脱离“记录当下”的意图,不确定的主题似乎又虚无缥缈。想来想去,到最后,它就变成了上面的文字——还是虚无缥缈,一副什么都没想好的模样。

但我还是打算起身,哪怕没有人愿意加入。

因为我想,或许不需要在开头做好那么多万全的准备。

因为我想,再不开始,错过的只会越来越多。

所以如果你愿意,请加入我吧:https://www.wjx.cn/vj/Q6B8FBZ.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