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流水账笔记
(封面来源)
2022.04.27 一些纠结困惑&师姐的一篇论文
最近断断续续地思考着硕士论文到底要做什么(其实大概的方向已经有了,但是具体用什么方法、什么理论,还没有完全想清楚),越想,就有越多担忧——
- 我想研究初中毕业后的路径选择,以及这个选择是如何形成的,那么是不是就应该从他们进入初三开始追踪到初三结束呢?如果是这样,我就不可能在明年四月交论文,这个问题得考虑清楚。
- 路径选择真的会在初三一年有所变化吗?还是说其实早就确定了,或者都是在毕业出分数之后波动的呢?
- 如果已经有某个研究表明在初中入学的时候大家的expectation都是重点高中,到了快要毕业的时候出现了很大变化,那么我就会安心许多——啊,快读文献吧!
- 路径选择专业术语是什么?从时期角度,是educational transition的时间段,但是他们对于自己接下来去哪里的打算是什么呢?educational expectation? 好像不太合适。educational choice, 好像也不太合适。
- 什么因素会如何影响这一切?成绩,当然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peer(朋友、同学)的选择,父母的观念和建议,老师的干涉。或许还会有很多其他因素,这些因素都能很好地被测量到吗?
- 做混合的本来打算是,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不同因素如何互相影响最终影响了他们的教育选择,其间的因果关系,而通过访谈的方法探索这个影响路径是如何被内化(embodied)的,这样说来颇有布迪厄的意味——既不是一个客观社会结构决定了我的一切,也不是完全由我主观地任意探索,而是场域中的社会结构通过具身化的惯习影响了我这个行动者——可是我觉得我还没有想清楚路径,又或者我可以先有一个假设,在田野的探索过程中不断细化和具体化?
- 关于田野地点的选择——首当其中当然是自己的家乡,可是这件事情实在是太难解释了!我的研究需要具有什么样的特征的研究地点呢?或许一个地方的教育资源、平均收入水平会有所影响,在这样的条件下我理应选择2-3个不同的地方,这是一个完全不清晰的问题。
总之就是有好多问题!似乎越往下想就越是一团迷雾,伴随着新冠带来的不确定性,有时候所有的热情和期待又都变成了不自信和恐慌。
就是在这个时候看见师姐的论文的——《成为职校学生》。
师姐的研究是关于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的民族之研究,关注的是从初中学生毕业后“选择职业学校-进入职业学校-离开职业学校”过程中的个体境遇和群体境遇,其中“选择职业学校”这个与我想做的,重了。而实际上澳大利亚人类学家Wornov的《Class Work》一书中也有相关的论述,包括职校学生生活状态的,也有为何选择职校的,当然,还有职校毕业之后的故事。
我曾经对于研究重了这件事十分犯怵,大概是总有一种“被做过就不能再做”了的奇怪想法。之前跟璇姐交流,她说“做过也没关系啊,做得比他们好就行了”,恍然大悟,学术研究不只是填补空隙,也是反思、审视和超越。
在摘要中,师姐写到:
由于教育资源的集中化,农村学生普遍选择有限:如果没有考上最好的哪所高中(一般是县城高中),他们就只能在乡镇高中和职业学校之间进行选择。因此,不少学生处于对成本收益、家庭状况与自身能力的考量,选择进入职业学校继续学业,或干脆放弃学业、进入社会。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早点就业以补贴家用”是非常现实且必要的理由,可以说,是“懂事”促使他们做出了这样的教育选择。家长则往往将职业学校视为“托儿所”,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安全平稳地度过这三年,成年以后再出去工作。当然,也有少数学生怀有升学或学习专业技能的期待,对于他们来说,“进入职业学校”是一个“重新开始”的契机。可以说,进入职业学校,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完全是因为中考分数的缘故。
而整篇论文的第三章,“如何成为职校学生”,都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这一章是从田野笔记开头的,田野笔记中记录了与职校三个老师上门招生的过程,一共10家。在这个过程中,有职校老师需要完成的指标,有班主任介绍成功可以得到的金钱报酬。这里面有家长做主的情形,也有学生自己思考未来的时刻,他们可能关注学费食宿费奖学金,关注是否管理安全……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选择逻辑,当然,招生方也会对于不同的选择逻辑有着不同的话术。
在关于“学生为什么来到这里”的初步调查中,研究者分析了宣传语、宣传视频、问卷数据(职高部在校生填写,为什么选择来到这里、谁做的决定)等数据。
- 问卷调查结果(426/497个学生)
- 64.8%学生的决定是自己做出的,26.4%是家长做出的,7.3%的是共同作出的,1.5%的是班主任选择的
- 为什么来:
- 没考上普高、学技术、就业、不想读普高、离家近、没考上理想的高中、不知道、朋友结伴(这个招生方法十分奏效)、招生宣传吸引、初中老师推荐、亲友推荐、逃离初中、觉得学校好、对专业感兴趣、轻松/混日子、不想太早打工、从其他学校转学、想要大专学历、其他。
此外,这背后也与农村学生的选择较为有限有关:
- 教育资源集中化:Y县四所高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一个县城高中,两个乡镇高中,一个中职
- 常井项:地方教育场域不是双重二元,而是省会学校-地区级学校-县重点-县非重点,向心过程的复杂 - 区域间流动逐层发生在省会、地级市、县之间,重点和非重点的流动主要在县级。([43])
- 一级对另一级的虹吸效应,从生源流失,到资源剥削
- 教育资源集中化与择校行为是相辅相成、持续再生产的过程。
- 几种选择逻辑:
- 1.自我淘汰 “读书不如学徒” - 《再生产》:学习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下层家庭出身的在中等教育面前更有可能自我淘汰
- 2.封闭式管理 “托儿所” - “相比于中产阶层学校,贫民学校的家长更希望学校更多地规范孩子”[40]
- 3.早点就业挣钱 - 学生组成中离异的、贫穷的等弱势家庭较多。 “懂事”-《读书的料》中的概念
- 4.作为升学跳板 - 三校生高考、单招、3+2
- 更为复杂的实践
P37:
结构造就的“不得不”和个人主观的“我想要”共同推动着学生们的选择,它是合力的结果。
性别的影响:读书方面的牺牲;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 (这样的观念是如何产生的?)
家庭经济地位的影响:能不能付钱上私立高中;或者普高和大学的学费压力
同伴效应的影响:好朋友在这里
强调这一点,并不是要否定再生产的残酷性,而是希望提醒所有试图走进他者世界的人(包括我本人):对社会结构的洞察常常使人陷入一种“被决定”的悖谬中,但任何人都不是被决定的牵线木偶,看见真实的人,寻找到结构与个人主体性之间的统一,意味着倾听并承认人们关于自我与社会的感受和体验。
而且,影响学生择校的多重因素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它们此起彼伏,呈现出流动的样貌。
陈向明在《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一位辍学生的个案调查》中说:“导致他辍学的原因可能很多,做出决定‘不上了’可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择校”同样不是一次单一的行动或事件,这里所说的“合力”并不是“在坐标轴上画出几条向量”那样简单。在时间的维度上,学生们的想法不断变化;在空间的维度上,不同的想法之间不断互动,冲突、互斥、协作,都在所难免。的确,最终总会有一个结果,而在尘埃落定之前,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也许都曾有过不为人知的波澜壮阔。因此,择校作为一种实践,是复合的,也是流动的,即使是看起来最日常的策略,其中也可能暗藏着无穷的微妙性。
PS: 继续联系家乡教育局要数据!
2022.04.15 灵感和即兴采访
平平无奇的周五,上着平平无奇的思政课,在课上准备详细阅读一天前长期追踪研究分享中提到的论文——In and out of the STEM pipeline。
论文蛮有意思,研究者3年间在10个高中找了240个学生,对他们进行密集访谈+问卷数据采集,以探索他们在高中的时候学业轨迹的变化(那个地方高中可以选科,就会有各种选科的转移现象),在这背后研究者结合critical moments理论,以及学生的个体主体性和社会地位,探讨不同变迁路径背后的选择逻辑。当然,最重要的是研究的图很好看——
这张图给了我一些灵感,结合最近正在阅读的Murphy的The Great Migration以及听说的与职业教育有关的信息,我开始思考——初中学生在毕业阶段会如何选择未来的路径呢?这样的选择会有动摇吗?动摇背后是什么因素呢,成绩、家庭经济地位、获取的信息、教师的引导?
在思考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这或许可以成为我的硕士论文课题!可以在地研究,可以mixed methods,也是一个不错的话题!
于是上午我就通过微信简单采访了一些同学朋友,收到了各式各样的回复——
第一次初三毕业,并没有很纠结,我们班初一的时候有60多个人,到初三的时候只有20多个人参加考试,那时候想的就是如果考得太差了就去读中职,或者大不了就去打工(注:为何这样思考,思路逻辑与其他地方同样成绩的孩子是否不同,不同是由于什么造成的)。最后的考试结果确实很差,就是要读高中的话会费很大的力气,我就想去打工,但是不敢给我妈说,后来在二伯们的建议下我去复读了。
第二次初三,我进入了一个快班复读。我妈找了班主任的关系,好说歹说我才进了这个班级,当时我属于吊车尾的那种,在新的班级,学习氛围与之前天差地别,我开始焦虑,害怕在经历一次我还是连最不好的高中都进不去。
在新的班级,她们的进度什么的都很快,一开始我跟不上,但是班上的同学很友好,老师也没有因为我是插班生而不喜欢我,所以我渐渐的融入进去,然后一点一点的进步。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很差劲,连老师让给自己定一个目标都不敢定,怕自己达不到,一开始希望自己能够上高中就可以,好坏都行。慢慢的又想更进一步,最后将自己的目标在了以前都不敢想的位置,尽管它不是最好的。班主任将我们的目标贴在墙上,每次去看,我都觉得不好意思,又怕自己达不到。每次模考我都没达到过我的目标分,有点失望,然后就觉得反正要比之前好就可以了。
好不容易到了中考结束,等分数出来以后,比自己之前好了很多,甚至超过了自己的期望。这个时候反而迷茫了,又不知道该选哪个高中,大人们一会说这个好,一会又说那个好,最后我选了第一个打电话来问的学校,就很迷,感觉像思考了又像随波逐流。
我当时没有纠结 我觉得自己可以上XXX中(好学校)后来中考惨败
是初二开始有这样的目标的,因为当时开始打算好好学习了,需要一个目标,我欣赏但是不是喜欢的学长在那个学校,所以我就鼓励自己
我感觉学生们的回答我大概都能想到大部分的几种 我在想换一个话题是否更有学生自主心里的体现
嗯嗯,是的。但拿我们初中来讲,感觉主要影响他们做出决定的是自己本身(这也包括过往经历,自身对学习的兴趣)很容易受到宣讲的影响做出决定,因为他们在这之前是没有接触到初中以外的学校的生活的。宣讲时候描述的情况可能会让他们有一种与其在这里混日子不如去职高的抉择,加上这个时期的学生做抉择的能力会弱一些。第二个因素感觉是学校在主导,他们可能跟职高那边有饭桌酒局之类的约定,要多少名额巴拉巴拉
家长处于一种把学生扔给学校,决定跟随老师的状态,他们很信任学校的
疑问:想要探索,有意思。是否已经有人做过?如何选择项目点,如何选择样本量?理论贡献是什么?
后与导师沟通,获得一定许可,但是困难重重ing。